1932年,王义遒出生在浙江省慈溪县黄山村。早在中学时,王义遒就接受了红色启蒙教育,逐渐确立革命人生道路。1951年,王义遒高中毕业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。1952年6月25日,入校刚刚一年,他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,怀着“国之所需,我之所愿”的信念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。
1952年,院系调整后,清华物理系并入北京大学,王义遒也随之来到北大物理系,开始了他与燕园的缘分,毕业后,他留校工作从事教学研究工作。
在专心科研的同时,王义遒还先后讲授“核磁共振”“光的受激发射”“量子电子学基础”“波谱学基础”等课程。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,王义遒编著了《量子频标原理》。退休后,又编写了《原子的激光冷却与陷俘》等教材,并翻译《原子与辐射的电磁相互作用》等国外优秀教材。
1985年2月,王义遒担任北大自然科学处处长。1986年1月,王义遒又担任北大教务长,走上了高校管理岗位,此后又历任北大副校长、常务副校长。王义遒一直认为,高校管理也有其独特的规律,需要钻研。在教务长任期内,为了推动教育管理研究的发展,他和高教所所长汪永铨创办了内部刊物《高等教育论坛》,就是现在的核心期刊《北大教育评论》的前身。他还积极鼓励北京大学各职能部门的同志也做一些相关研究,提升服务水平。“既然要你出来做教育管理工作了,你就要把它作为专业,钻进去做些研究,这样事情才能办得好。”
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期间,王义遒为北京大学的发展殚精竭虑。在科研方面,他认为,科研要“顶天立地”,做学问,哪怕是做基础研究,既要瞄准学科前沿,也得瞄准国家需求。他提出,自然科学处的主要任务除了“继续重视基础科学”,还要和现实能够紧密结合,要“大力加强应用科学和新兴科学,注意发展边缘科学”。任期里,他规划并推动大力发展交叉学科中心,北大从无到有,建立了15个国家级的重点或专业实验室和2个工程研究中心,对此后北大学科和科研格局的形成奠定重要基础。
在教学上,1988年,他主张加强基础通识教育。80年代中期,他针对北大毕业生发展开启深入的调研,这些调研使他感觉到,基础学科人才基础打得宽厚扎实是最重要的。科学技术虽然不断发展,新技术、新工艺层出不穷,但是它们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衍生出来的。有了牢固的基础,就能在百般变化中应付自如。这里最重要的基础是自主学习、独立获取知识的态度和能力,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为此,他提出了北大本科教育改革十六字方针——“加强基础、淡化专业、因材施教、分流培养”。这一方针长期成为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。在学生管理上,王义遒一直注重优良的学风的培育。他与同事研究提出“勤奋,严谨,求实,创新”的北大学风,希望北大人保持这种不求名、不求利的纯真、求真风气。
2000年,王义遒卸任行政管理岗位, 20多年来他始终退而不休,带着老骥伏枥的情怀和精神,继续发挥作用,贡献力量。
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王义遒一直在钻研教育管理。他经常思索,先后发表了《关于高等理科教育改革的几点意见》《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追求什么样的教育质量》《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》等文章,在全国高教界引起了较大反响,集腋成裘,就有了《谈学论教集》及《文化素养与科学精神:谈学论教续集》二集和《文理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》《大学科学教育 改革与发展》等著作。此外,他始终没有离开讲台,尤其关注文化素质教育、大学文化精神研究,致力于讲述北大校史和光荣传统,教育青年学子,直到2021年他89岁高龄,还走上讲堂为北大学生主讲《北大首任校长的训词》。王义遒认为,北京大学这样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,应该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,培养人才第一资源,增强创新第一动力,要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科技重大突破的生力军。
从1952年来到北大,王义遒在未名湖畔已度过近七十载时光。年少之时,他接受红色启蒙,树立了为党和人民、为新中国建设奉献一生的信仰;科研探索中,他为国家的需要转换研究方向;在管理岗位上,他用科研的精神钻研高校管理,成为知名高等教育管理专家、教育家;退休之后,他孜孜不倦,谱写出老有所为的万丈霞光。贯彻其中的,是一名老教师“国之所需,我之所愿”的爱国奋斗情怀,王义遒始终坚信: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、人民的大我之中,与时代同步伐,与人民共命运,才能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,升华人生境界。